当前栏目

理论热点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教研究 > 理论热点 > 正文

2015中国教育研究前沿与热点问题年度报告(下)(《教育研究》杂志:2016-04-20 )

发布日期:2017-04-05    作者:     来源: 发展规划处     点击:

六、“互联网+”引领教育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

2015年7月,国务院印发《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这是推动互联网由消费领域向生产领域、教育领域拓展的重要举措。“互联网+”将会给教育带来更大的变革空间和更多的应用场景,由此引发了教育领域的广泛讨论。

(一)“互联网+教育”的内涵与本质

有学者认为,“互联网+”遵循互联网思维,将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相结合,从底层重构或改造这些传统行业,从而促进行业高效率、高质量发展。“互联网+教育”是在尊重教育本质特性的基础上,用互联网思维及行为模式重塑教育教学模式、内容、工具、方法的过程。可见,“互联网+教育”的本质是传统教学活动的在线化、数据化,是教育网络化和教育信息化融合的升级版,并与教育的诸要素进行全面融合。只有“在线”才能形成“活的”数据,随时被调用和挖掘。教育教学数据只有流动起来,其价值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互联网+教育”的“+”,不仅仅是技术上的“+”,更应该是理念、思维和教学模式上的“+”,其中,推动教育教学与管理模式创新是其重要内容。“互联网+教育”是对传统教育的底层重构,从应用形态上看,有“互联网+教育管理”、“互联网+教学”等。

(二)智慧教育是未来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方向

智慧教育是多种智能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产物,是未来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有学者指出,智慧教育是一个具有智能化、个性化、多元化和生态化等特征的新型教育形态。与传统信息化教育相比,智慧教育呈现出不同的教育特征和技术特征。其教育特征主要表现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全球教育资源无缝整合共享、无处不在的开放按需学习、绿色高效的教育管理、基于大数据的科学分析与评价。

我国智慧教育的发展要结合国情大力实施科教融合与协同创新。智慧教育是信息化教育发展的高级阶段和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有学者指出,智慧教育发展的愿景是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持下,尊重每位学习者的个性化与多元化发展需要,创建智能化的教育环境,推动信息时代的教与学变革,以最有效的方式促进学习者的知识建构与智慧发展。而基于大数据的数据挖掘与学习分析技术,是实现智慧教育的两大基石。用无所不在的计算和无所不在的数据,将互联网的开放、共享、平等、自由等特征与教育教学的本质规律相结合,形成对学习者、课程、学校、教育政策、机制体制等教育相关因素的定位及作用,是我们要具备的新的思考方式。另外,“互联网+”为教育提供及时、丰富而卓有成效的教育教学资源成为现实,“互联网+校园”意味着互联网与传统学校教学、管理、服务的深度融合,需要新的技术形态、数据形态、组织形态与关系形态,从而实现对传统学校信息化建设的重塑。

(三)“互联网+教育”的教学模式变革

教学模式是指构成教学过程的诸要素间相互关系和功能的简约表达,是对教学过程的空间结构和时间序列的系统概括。“互联网+教育”追求技术与教育的双向深度融合,实现学习者个性化的知识建构,探索“互联网+”在教学中应用的新模式与新方法,并结合各学科自身特点,构建符合学科、学生特点的开放式、智能化教学模式。有学者指出,建设智慧教室和智慧校园,为推进教育信息化、深化教学改革,创造了非常理想的学习环境——智慧学习环境。实现教育信息化的宏伟目标要有效利用信息化教学环境去变革传统课堂教学结构,实现教学质量与学生综合素质的大幅提升。根本改变传统课堂教学结构,既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目标的根本举措,又是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有效途径与方法。

七、推动创新创业教育向纵深发展

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提出,要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造成推动中国经济继续前行的“双引擎”之一。5月4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全面部署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工作。6月2日,教育部召开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视频会议,推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向纵深发展。在此背景下,学术界开展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定位与有效模式的新探讨。

(一)探索众创时代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路径

目前,我国已经步入“众创时代”,激发亿万群众的创造活力,培育各类青年创新人才和创新团队,带动高校扩大就业,是高校综合改革的迫切要求。因此,需关注高校创业教育的转型发展,创业的主体需实现从“小众”到“大众”,从精英到大众的转变;创业教育课程体系需实现职业教育、专业教育、文化教育的融和;创业教育机制需实现从分类组织到开发协同。有学者进一步提出,“众创时代”高校创业教育亟须实现三大转型,即由提高就业率向提升就业层次和就业质量转型,由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两张皮”向有机融合转型,由培养自主创业者为主向培养岗位创业者为主转型。高校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需要探索系列可资借鉴的教育模式。高校创业教育的战略选择为发展高校“众创空间”,构建递进、立体式结构创业教育新体系;培育高校“创业文化”,形成地域与校园文化互融互动的创业教育特色。

(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定位应回归高等教育的基本使命

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下,我国高校创业教育面临专业化、一体化、科学化三方面的挑战,有学者提出应对挑战首先要明确高校创业教育应回归到高等教育的基本使命,定位于创新型人才培养。高校创业教育的新特征是创业教育与创新教育相结合,与实业教育相结合,与生涯教育相结合。高校创业教育要着重建立创新型人才素质结构国家框架、构建中国特色“原理、方法、史论和比较”四位一体的创业教育理论体系、构建高校创业教育运行体系。有学者提出创新创业要成为大学的文化和自觉。有学者提出“广谱式”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其核心理念是“面向全体学生”、“结合专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基本目标是“全覆盖”、“分层次”和“差异化”,努力实现面向全体与分层施教紧密结合、在校教育与继续教育密切衔接、素质教育与职业教育统筹兼顾,整体包括“通识型”、“嵌入型”、“专业型”和“职业型”四个层面的体系架构。有学者认为社会创业应该成为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新范式。要教育学生关注并立足于社会民生、识别有效的创业机会;引导学生增强创新意识和能力,获得丰富的创业资源。创客与教育的发展结合,成为创新创业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取向。有学者提出众创时代的大学生创业教育必须立足学生的全面发展、必须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大学必须成为“众创时代”的中间力量。在创业教育教学方法方面,有学者提出创业体验学习的开展应注重构建创业型情境和实践共同体,强调学生自主学习以及与学生的学习风格相吻合。

(三)构建创新创业生态系统

高校创业教育不是高校内部封闭的孤立活动,应着力构建符合学校自身办学特色的创业生态体系。有学者提出构建创业生态体系需从三个视角出发,文化的视角即培育独具特色的创业文化,系统的视角即以平台战略实现创业教育的综合集成,评估的视角即构建分类分层的成效评价体系。高校的创业教育置身于社会创业教育体系之中,社会创业教育体系又嵌套于社会创业生态系统中,受到社会生态系统的制约。有学者提出,高校在社会创业生态系统中的生态位“弱势”,亟须生态位回归,即在教育内容上,将“自由拓展”与“嵌入集群”有机对接;在教育形式上,将“重点依托”与“多元建构”并行发展;在教育环境上,“校内小生境”与“校外大系统”互动互联。有学者深入研究大学生创业困境与制度创新,提出应进一步引入市场机制,拓展大学生融资渠道,完善校企创业合作机制,改善大学生创业生态。

八、系统谋划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

2015年10月,国务院发布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标志着我国建成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目标成为国家发展的重大战略。如何理解和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成为专家学者热议的话题。

(一)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内涵

什么是世界一流大学?对此学界存有多种观点。从综合实力看,有学者认为世界一流大学应具备科研成果卓著、学术声誉和学科水平高、学术大师汇聚、科研经费充裕、研究力量雄厚、学生素质一流、国际化程度高等特点。从构成要素看,有学者强调高水平大学建设,应加强大学精神文化和制度的建设,改变重“物”不重“人”的建设导向。从国际化和本土化关系看,有学者指出世界一流大学不能仅仅追求世界排名,更应该植根于中国国情。大学本源、教育规律、人民满意,这既是现在衡量中国大学与世界一流大学距离的三把“标尺”,也是未来中国大学迈向世界一流大学所应遵循的三把“戒尺”。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物质基础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大学对文明的传播、对人类和科技发展的贡献;发现与研究固然是大学的核心任务,而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理解力、独立做出重大判断的能力、培养具有责任担当的毕业生更是大学的使命。

(二)世界一流学科与一流大学建设的关系

学科是大学最基本的元素,是知识创新的源头,是学校发展的龙头,集中反映了大学教学、科研、师资等方面的实力。学科建设是大学建设的核心,也是构筑和提升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必由之路,是大学建设的永恒主题。一流的学科是培养高素质创造性人才的摇篮,是促进知识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基地,是加快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基础。在这一点上,学者普遍认为,一流学科建设是一流大学建设的重要内容,一流学科建设是一流大学建设的核心。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是相辅相成的,一流学科的建设不是一所学校所有的学科都跻身为世界一流,但一流大学必须有一批学科是世界一流水平。一流学科的建设和一流大学的建设不能只看西方的标准,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要有我们自己的文化自信、学术自信和我们大学的自信,要在基础研究领域能给世界知识宝库贡献原创性成果,且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被淹没。

(三)世界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建设的路径

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由增量发展进入存量改革、由外延扩张到内涵发展的新时期,高等教育质量、内涵建设是根本。就大学建设的理念而言,有学者认为,大学的发展和建设,都有自身内在的逻辑,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除了要具有世界一流大学的共同特征以外,还要有中国自己的特色。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不可千校一面,搞成一个模式。不同的学校要立足自身的办学传统和特色,发挥各自的学科优势,结合各校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肩负的责任,建设多元化的世界一流学科、世界一流大学。有学者强调教学水平在“双一流”建设中的重要性,应通过体制机制改革、创新能力提升,来提高教学水平使高校和学科达到一流水平。在一流大学建设中,应明确学科定位,统筹考虑学科布局,凝练学科发展方向,注重学科特色,突出学科优势,在强势学科的选择上呈现出“你无我有,你有我精”的差异化策略。大学的科研水平是大学实力的重要体现之一,欠缺国际认可的高水平优秀科研成果是造成我国大学与世界一流大学差距的重要因素之一,提高科研水平也是建设一流大学、提升办学水平的重要途径。

就大学建设的动力而言,有学者认为,动态评估、分类推进等系列新举措,将极大地激活高校改革的动力和发展的活力。有利于突破高校已有的“身份”限制,鼓励公平竞争,更好地以作为求地位。

九、高考改革的多维审视

《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规定,从2015年起自主招生各项改革措施全面实施,录取批次改革试点等也开始陆续推行。教育学界及社会对高考改革的关注度显著上升。

(一)高考改革与教育公平

有学者认为,新高考改革可以说是一次兼顾公平与科学的高考改革,公平与科学是其两翼,二者缺一不可。高考改革是一项牵涉多方利益且范畴复杂的系统工程,高考综合改革涉及招考政策、科目设置、考试方法、自主招生、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等多范畴系统,每一项改革都可能影响到公平性,要化解高考改革公平风险,需要以制度保障公平,以效率提升公平,以公开促进公平,以监督维护公平。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是促进教育公平的一个重要举措,它将实现从“独木桥”式的单一通道转向多种升学通道,从高考一种选择和导向变为多种选择和导向,从唯分数的单一评价转变为多维的综合评价。有学者认为,这些转变给学校提供了创造多种办学特色的空间,给学生提供了多种选择的可能,也为缓解高考对基础教育“指挥棒”的压力提供了机遇。

(二)高考改革与教育治理

高考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社会关注度高、政策性强、涉及面广。有学者认为,面对高考招生制度改革带来的新挑战和新机遇,高等学校和中小学校要在更新教育观念,确定人才培养规格和选拔标准,构建考生综合评价和多元录取机制,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学校内部管理体制创新,提高师资队伍整体水平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和综合改革,推进学校的内涵建设和特色发展。有学者认为,在重启教育改革的关键期,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顺势推动着教育的进一步健康发展。第一,聚焦成长成才,树立适合的培养目标。坚持立德树人,突出能力内涵,尊重学生个性。第二,推行综合素质评价,带动课程体系优化。具体表现为更新育人观念,完善课程标准;服务全面发展,优化课程结构;加强综合评价,深化课程内容。第三,定向精准发力,确保社会公正和教育公平。坚持考试的公益性、普惠性,保障机会公平;推进信息透明,确保程序公开;坚持依法治教,确保结果公正。第四,多方协同治理,培育教育改革新动力。加强综合治理,集成合力效应;以改革为动力,以创新驱动发展。

新的高考改革方案对高校承担更多的责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有学者为此指出,高校在新的高考改革中应真正发挥应有的积极作用,承担起高校在新生选拔方面本应承担的主体责任;逐步实行招、考分离,恢复高校在新生录取制度中的责任主体地位。高校要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做好选考科目的选择工作,具有自主考试权的高校,应进一步提升自主考试的科学性,力争用较短时间推出一批符合本校招生专业特色,有利于选拔适宜新生的考试、考察方式。同时,要在甄别虚假信息和惩治作假行为方面有新突破。

(三)高考改革与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教育部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提出,实施学业水平考试,有利于促进学生认真学习每门课程,避免严重偏科;有利于学校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状况,改进教学管理;有利于高校科学选拔适合学校特色和专业要求的学生,促进高中、高校人才培养的有效衔接。有学者认为,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改善“一考定终身”的考试竞争局面,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和学习压力,扩大学生的选择权。学业水平考试有利于高中在教育内容上实现从专注“层次选拔”向优化“个性选择”的转型,教育方式上实现从过度关注“育分”向全面关心“育人”转变,教育目的上实现从注重“学科成绩”向促进“学生成长”的转化。有学者指出,要加强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制度化设计。要实施制度激励,建立与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配套的评价制度;寻求制度路径突破;完善制度设计,站在公平和长远发展的立场上对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长期和短期效益进行考量。在具体操作层面,要加强对学生选择高考科目的指导;加快构建多样化、可选择的高中教育新常态;探索实施新高考后专业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高考改革是一项庞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各改革项目之间存在彼此关联甚至互相约束的问题,只有从全局把握正确的高考改革理念与方向,合理兼顾高考内部与外部的复杂关系,科学规划高考宏观、中观与微观的制度设计,并采取务实的改革策略,才能切实有效、积极稳妥地推进高考改革。

十、教育智库的功能定位和运行机制

2015年1月20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1月21日,全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所)长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要求教科院所明确和坚定新型教育智库建设的方向。教育智库的功能定位和运行机制等成为这一年教育理论界关注的焦点。

(一)确立教育智库的新使命、新定位

当前,加快新型教育智库建设,是促进教育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重要支撑,是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迫切需要。建设新型教育智库,需要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常态”下,把握新阶段、新方向,确立新使命、新定位,体现新内容、新手段。学者指出,教育智库是一般智库的特殊化,新型教育智库是以教育战略问题和教育公共政策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服务国家教育改革发展重大战略需求,服务党和政府科学民主决策为宗旨的非营利性的教育研究咨询机构。新型教育智库要能为国家教育战略决策提供专业性、建设性、切实管用的政策建议,为提高决策部门的综合研判和顶层谋划能力,推动教育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提供智力支持。新型教育智库的本质决定了其服务决策的核心功能,新型教育智库应体现出强烈的国家使命、客观的研究立场、专业的精神品质和开放的协同创新等方面的主要特征。

基于我国文化传统的力量以及我国教育发展的特殊性和阶段性,有学者指出,现阶段中国特色教育智库应该有启蒙性质的公民意识,营造和建立体现教育终极目标的人文关怀。教育智库的真正作用既体现在政府对研究成果的采纳,还体现在如何影响社会、推动公民参与治理。它既要反映国外智库的发展规律和时代特点,更要将自身使命与国家教育战略决策等方面紧密结合起来,体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和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

(二)理论是智库遵循教育规律的保证

教育智库要想更好地服务国家决策,必须具有理论性,是名副其实的思想库,理论是智库能够遵循教育规律的保证。有学者指出,新型教育智库的产品服务,一要可靠,二要有用,三要采用适当的呈现方式。新型教育智库必须广集众智,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集中专家、政府和民间各方集体智慧,加强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做好政策研究、决策咨询、问题研究、大数据分析、教育成就评价。要聚焦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对教育决策及其实施的基本面、宏观走势、环境背景、战略方向,开展持续而深入的研究。要很好地了解、把握、熟悉不同的话语特征,对问题及成因作出客观冷静的判断,而且能够善用不同话语,进行有效表达和传播。教育政策的研究,不仅在于直接为政府部门提供决策咨询,而且也能够通过各种途径影响决策者和利益相关者的头脑和思想观念,进而间接地影响决策,这就要求我们在话语模式上创造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话语和概念。

成果的传播与推广也是智库建设应该重视的一个方面。有学者指出,中国特色新型教育智库不仅要努力拿出战略性、前瞻性、思想性和客观性的研究成果,还要具有可操作性,努力推动成果转化和落实,千方百计地让智库的“谋划”转化为党和政府的决策,让智库的“方案”转化成实际行动,让智库的“言论”转化为社会共识。

(三)新型教育智库建设需要新视野

中国特色新型教育智库建设要立足中国,放眼世界,善于把握国际国内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发展的新趋势、新特点、新发展、新变化。新型教育智库建设要建立教育科研信息共享和交流网络,加强教科研院所的沟通,通过合作研究、人员培训、挂职锻炼、学术交流、成果转化、数据库共建共享等多种形式,推动相互之间纵向和横向联系。要搭建平台,凝心聚力,把已经初步形成特色品牌的平台做大做强,进一步提升层次和影响力;要把新建的平台做实做好,充分有效发挥作用。地方科研部门要主动配合,积极参与,增强工作合力,形成各具特色、优势互补,全国一盘棋的良好局面。

现代社会中的新型智库生长和发展,重要的制度环境就是依法科学民主决策。在研究队伍的建设上,学者指出,要注重打造一支秉持学术原则、坚持客观立场、具有问题意识和前瞻性战略眼光的、专业性的一流研究团队。研究人员要从注重学历转向注重阅历和实践经验。研究内容要从注重学术理论问题研究向聚焦重大理论、政策和现实问题转变。研究成果的转化要注重时效性,研究成果的运用要注重产学研一体化发展。

建好新型教育智库,关键在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学者们提出,在新型教育智库建设的方向上,要坚持突出功能定位、突出机构特点、突出工作重点、突出自主品牌和突出人才优势,用这“五个突出”来彰显教科院所的鲜明特色。在运行机制上,要建立健全协同创新机制、快速反应机制、课题选题机制、科研组织机制、成果审核机制、激励导向机制、项目管理机制、数据支撑机制、成果孵化与形成机制,逐步实现科研重心、科研方式、科研组织形式的转变。(续完)

                               (来源:《教育研究》2016年第2期)

上一条:2016中国教育研究前沿与热点问题年度报告(上)(《教育研究》杂志:2017-04-02)
下一条:【为人才流动立规(4)】“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的高校教师薪酬体系改革(王保平 何 萌:2017-03-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