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收官之年,也是即将开启新征程的一年。同时,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教育系统正在快速调整。那么,今年教育热点有哪些?教育如何应对?长江教育研究院紧随这一时代脉搏,梳理出2020年十大教育热点。
1.停课不停学(教)
“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是在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导致开学延期期间,教育部门和全国中小学、高校积极应对,通过开展线上课堂和指导、开放免费学习资源等多种方式,保障学生居家学习,为疫情后开学做好准备。
“停课不停学”是我国教育系统一场大规模在线教育实践,为此,教育系统对在线教育、自主学习、信息化时代的教育公平等多个重要问题进行了反思和讨论。这些必将促进我国教育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
2.大规模在线教育社会实践
本次疫情期间大规模的在线教育,是对我国近年来大力发展在线教育、教育信息化建设成果的深刻考验。经过多年的建设,我国已形成较完善的网络教育资源服务体系,教师、学生信息技术素养不断提升。本次疫情下的大规模在线教育并非常规在线教育,所有课程长期的在线教学、教师的在线教学准备不足,学生家庭网络条件不等,都给在线教育带来了严峻挑战。本次实践检验了我国在线教育的建设成果、所暴露的问题,必将引导疫情后进一步有针对性的建设,推动我国教育现代化。
3.公共卫生安全教育
新冠肺炎疫情暴露了我国公共卫生的隐患,警示公共卫生安全教育有待加强。本次疫情暴发后,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迅速通过了《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近年来,全球范围内公共卫生安全问题频发,带来的风险极大,且极易酿成世界性问题。我们必须在全社会加强公共卫生安全教育,塑造良好的生态观念,形成和谐的生态系统,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尽力维护公共卫生安全,保护人类社会的健康安全。
4.教育系统应急管理
教育系统应急管理是整个国家应急管理系统的一部分。教育部2005年颁布实施《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2006年国务院颁布《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要求学校等基层单位加强应急能力、机制的建设。2007年,我国颁布了《突发事件应对法》,教育部据此于2010年成立了教育部应急管理咨询专家组。2018年,国务院专门设置了应急管理部。按照刚刚颁布的《关于深化新时代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成员包括应急管理部有关负责人。教育系统应急管理是关系我国广大师生生命安全和教育事业稳步发展的大事,经过此次疫情,教育系统应急管理应进一步加强。
5.高质量打赢打好教育脱贫攻坚战
高质量打赢打好教育脱贫攻坚战是在贫困地区大力实施教育扶贫工程,通过学生资助、师资保障、校园建设等措施,确保贫困家庭子女在各个阶段都能接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消除贫困,促进共同富裕。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明确提出要打赢脱贫攻坚战,教育脱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措施。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冲刺之年,高质量打赢打好教育脱贫攻坚战,必将推进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为进一步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奠定坚实的基础。
6.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教育体系
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教育体系,是指秉持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理念,推动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搭建各级各类学校衔接融通的“立交桥”。终身学习是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是现代公民的一项权利。20世纪70年代,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理念在国际上兴起。改革开放后,我国也逐步开始发展终身教育。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教育体系的建成,必将促进学习型社会建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7.实质性推进评价体系改革
实质性推进评价体系改革,是要克服“五唯”顽瘴痼疾,以评价促发展,为人才的成长提供健康的环境。科学合理的教育评价和人才评价是我国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重要保障。2010年教育规划纲要将改革教育质量评价和人才评价制度作为人才培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并提出进行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党中央、国务院先后颁布多项人才评价改革意见,要求形成“以科学分类为基础”的“科学化社会化市场化人才评价机制”,并强调教师评价必须“坚持立德树人”,把教书育人作为评价的核心内容。建立健全科学多样的评价体系,必将促进我国教育等各项事业的发展。
8.提高中小学教师待遇
提高中小学教师待遇是在明确中小学教师特殊地位的基础上,依法保证中小学教师工资水平,优化薪酬体系,完善教师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政策,完善优秀教师表彰奖励制度,改善教师工作、生活条件,以吸引优秀人才从教,使教师成为受人尊敬、令人向往的职业。提高教师待遇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方面,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必须建立相匹配的待遇体系,吸引高素质的人才从教,激励教师不断追求专业、创新。
9.坚定不移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
坚定不移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要坚决将教育发展放在第一位,全面执行教育优先发展的法律政策,在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上优先安排教育,在财政投入上优先保障教育,在公共资源配置上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深刻认识到教育对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作用。扩大教育经费投入是落实教育战略地位的关键,必须不断健全保证财政教育投入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优化教育经费结构,保障教育经费投入稳定、增长。
10.编制“十四五”教育规划
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将是“十四五”期间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教育事业自“八五”时期起,开始单独进行规划,称为“全国教育事业第八个五年计划”。2019年《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完善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制度”,高度肯定规划的意义。
2020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必须在保障圆满完成“十三五”任务的同时,评估“十三五”时期教育成就,在此基础上科学编制“十四五”教育规划,为下一阶段的教育发展描绘蓝图。
(本文作者周洪宇系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长江教育研究院院长、华中师范大学教授,邢欢系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讲师、长江教育研究院研究员)
(选自《中国教育报》2020年03月19日第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