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栏目

决策参考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教研究 > 决策参考 > 正文

东莞理工学院:努力打造应用研究型大学标杆

发布日期:2020-05-05    作者:     来源: 《东莞日报》     点击:

一所大学的建设水平,与所处城市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密切相关。东莞这座不一样的城市,为东莞理工学院实现不一样的发展提供了可能。东莞理工学院自成立以来,深度参与了东莞经济社会发展,从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到城市品质提升,从人才培养、智力支持到技术服务,‘莞工效应’日益增强。

关键词1——改革开放

立足城市发展 全面深化综合改革。东莞理工学院党委书记成洪波提出:地方高校与城市之间,有着特殊的情感纽带,高校必须找准定位,扎根地方,服务产业,造福社会。该校始终坚持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对内改革,即优化机制、创新理念、调整组织设置、重新制定考核评价办法等;对外开放,从一定层面来看,也是另一种形式的改革,提倡内部协作,打破学院之间的壁垒。而更广泛的开放概念,是以面向产业、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作为办学和育人的发展基点,集聚产业的、社会的、国际的最优质资源。

9个现代产业学院协同育人。学校本着顺应现代产业发展需求,培养实干型人才的目标,在校企合作、产学融创、协同育人等方面也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积极打破校企合作壁垒,推进校企深度融合,通过与新型研发机构、行业龙头企业、专业镇街、园区和国际名校等不同类型主体合作,开展创新要素整合,建设了包括华为信息与网络技术学院、西门子智能制造学院、360网络空间安全产业学院、粤港机器人学院、粤台产业科技学院、智汇谷现代网商学院、先进制造学院(长安)、智能制造与创新设计学院(常平)、东莞知识产权学院在内的9个现代产业学院。特色化的校企合作、校地合作,正是东莞理工学院发展的“加速器”。

关键词——人才培养

毕业生近八成扎根东莞就业创业。建校以来,东莞理工学院致力于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一方面,学校进一步加强对区域产业需求的调研,凝练深化人才培养理念、目标和路径,协同推进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等建设;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大湾区、大平台和大产业”的区位优势和产业优势,进一步深化开放合作,创新办学体制。

扎根东莞,服务本土,是东莞理工学院毕业生的主要去向。该校校长马宏伟介绍,毕业生中有近80%留在东莞就业或创业。不少优秀毕业生成为各行各业的骨干和中坚,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为学校赢得了良好声誉。

七大特色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该校人才培养举措体现在七个方面:构建“三全育人”新格局、加强专业内涵建设与改革、加强课程和教材建设与管理、完善激发学生创造性学习的培养机制、全面推进产学深度合作、提高人才培养国际化水平和深化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改革。他认为,地方应用型大学必须有鲜明的特质,定位于“湾区都市、品质东莞”的本土高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就要具备良好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成为知行合一的实干型人才。

关键词——科技创新

打通企业科技创新“最后一公里”。2018年11月,东莞理工学院先进制造学院(长安)成功举办“倍增企业全方位全流程诊断服务”线下专题座谈会,帮助长安制造企业解决研发生产过程中的实际问题,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诊断服务、政策宣讲,分享“企业快速实现产品创新和技术创新”相关经验。这样的活动已经成为长安学院的常规设置。

近年来,东莞工业制造业持续转型升级,大力实施“机器换人”计划、“双百计划”。尤其是2019年东莞市积极申报建设广东省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实验区以来,全市制造业加快向自动化、专业化方向发展。该校深度参与各类转型增效工程,在政策调研、项目实施、督导考核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从企业诊断辅导,到后续产品迭代、装备升级,学校派出一批批科研骨干全链条参与支持,充分体现了服务地方的社会责任感。

东莞市瑞立达玻璃盖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成功获批工信部“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与新模式应用”项目后产生不少困惑,在该校机器人学院院长胡耀华带领的“面向机器换人的科技创新服务小分队”的协助下,该公司智能车间生产效率提高4.26倍,生产成本降低35.2%。

“我们希望帮助打通企业科技创新‘最后一公里’。”本着服务东莞、创新发展的基本理念,学校瞄准产业发展前沿,通过学科交叉、产学融创,构建起智能制造、绿色低碳、创新服务三大新型学科专业集群。通过每年派出科技服务小分队、科技专员等形式服务产业,2019年直接面向地方和企业的横向项目经费近1亿元,大大助力推动了城市产业动力转换。该校还建立了科技资源大数据与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以东莞为基地,在华南地区打造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新高地,以智力支持体系与科技服务体系,支撑东莞及全省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发展,辐射珠三角、服务全中国。

主动融入大湾区科技创新合作发展。随着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的深入推进,东莞及周边地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端制造业产业集群、以散裂中子源为代表的世界级大科学装置集群、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集群正在加速形成,于东莞理工学院而言,是极为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和历史窗口期。学校主动与周边科技资源深度对接,探索建立师资队伍互聘互用、人才培养互为基地、成果转换互相促进等机制。从2009年起与中科院高能所先后合作建成了4个联合实验室;学校投入上亿元,正与中国散裂中子源、香港城市大学等三方合作共建1台多物理谱仪,将吸引更多的国内外材料科学高端科研人员。

关键词——文化引领

传承和创新地方文化。大学文化,是东莞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海纳百川厚德务实”的东莞城市精神,与东莞理工学院“知行合一、立德树人”的价值理念脉脉相通。

莞香,是东莞历史文化标志之一,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该校积极参与莞香文化研究和传播,校园内种植有莞香树1500余棵,建立了莞香主题的省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莞工师生通过创新传播方式、打造莞香教育精品课程等为东莞传统文化注入新生机。

由学校法学专业教师组成的东莞市地方立法研究评估与咨询服务基地,2015年至今积极参与了《东莞市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条例》《东莞市出租屋治安与管理条例》《东莞市养犬管理条例》等多项法规的论证、起草、制定、评估等工作。2017年,学校文学与传媒学院与东莞市人民政府方志办签署合作协议,300多名师生用近三年的时间,全面开展东莞市1765个自然村落历史人文普查实地核查,以及《全粤村情·东莞市卷》的总纂和审核工作,为推进“湾区都市 品质东莞”建设作出贡献。

国际交流提升城市美誉度。学校与法国国立工艺学院合作成立中法联合学院,与港澳台高校合作建成粤台产业科技学院、粤港机器人学院等平台,协同推进香港城市大学分校建设。校园里不时见到来自37个国家的各种肤色留学生和外教,形成了多元兼容、美美与共的校园文化氛围,学校的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

(选自《东莞日报》:2020年4月24日)

上一条:教育部在所有高校所有学科 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
下一条:谢志远:培养新技术应用人才是新建本科之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