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栏目

理论热点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教研究 > 理论热点 > 正文

刘星:如何区分职业本科与应用型本科?

发布日期:2022-09-09    作者:     来源:     点击:

职业本科高校(以下简称职业本科)与应用型本科高校(以下简称应用型本科)是相同事物,还是不同事物?遗憾的是,迄今还没有得出共识度高、说服力强的结论。而这一问题正是影响职业本科与应用型本科发展的关键问题。本文从理想类型这一视角对职业本科与应用型本科是否相同进行分析,并对两者的现实发展困境及解决对策进行探讨。

一、职业本科与应用型本科的类型分析

对于职业本科,代表性观点有:职业本科教育是具有高等教育属性的职业技术教育,面向基层,培养会动手、会研发、会管理、会发展的四会型高等职业技术人才;职业本科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符合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掌握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具有较强的操作技能和高级技术,适应工作岗位并具有明显发展潜力的高素质技术型人才。

对于应用型本科,代表性观点有:应用型本科培养的人才是在一定理论规范指导下从事非学术研究性工作,其任务是将抽象的理论符号转换成具体的操作构思或产品,将知识应用于实践;应用型本科是以培养知识、能力和素质全面协调发展,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高等教育,其特征是定在行业,定在应用,定在复合,定在实践。

不难发现,在学理概念上,两者似乎属于同类事物,所培养的人才在道德品质、专业素质等方面的内涵规定极为相同,而在实践管理中,两者区分明确,被划归为不同类的事物。2017年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十三五时期高等学校设置工作的意见》把高等学校划分为研究型、应用型和职业技能型三类进行管理。应用型本科明显属于第二类高校,职业本科归为第三类高校。可见,两者在学理上的相似与实践管理上的不同造成职业本科与应用型本科究竟是否同类这一命题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的消极影响:造成了认识上的争论、分歧甚至冲突,以致于很难为实践提供清晰有效的理论指引,更致命的是造成实践办学的左右摇摆、进退维艰,严重时甚至无所适从。为此,有必要寻找合适的理论工具或视角来解释并回答该问题。

二、关于理想类型

理想类型(Idealtype)是由德国学者马克斯·韦伯(MaxWeber)创立并运用的概念和工具。理想类型是一种思维的建构,即通过片面强调一种或几种观点,通过综合许多散乱的、不连贯的、时有时无的具体个别现象,并按上述片面强调的观点将这些现象安排到一个统一的分析结构中去,以形成一个理想类型

 理想类型不是对经验、现实的真实描述,而是对经验、现实进行夸大和扭曲的描述。其特点有:第一,理想类型不是目的,而是概念工具;第二,理想类型不是随心所欲的臆想,而是对社会事实的创设和综合;第三,理想类型既源于事实,又超越事实。

首先,对职业本科的教务处长、校长等进行访谈,收集他们对职业本科的看法。得到的描述有:职业本科要培养学生的应用技术研究能力、专业技术应用能力;职业本科学生掌握技术、突出应用、注重技能、关注创新。其次,对职业本科的学术概念进行剖析,提炼出与人才培养密切相关的关键词汇,主要有:面向基层”“会动手、会研发、会管理、会发展”“满足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工作”“技术人才等。再次,把实践访谈和理论分析得到的描述进行组合,构建出职业本科的理想类型。显然,这一形象既有对职业本科现实的客观反映,也有对理想目标的主观预期。

对应用型本科的分析也采用相同方法。实践中,被访谈的校长和管理干部对应用型本科人才的描述是:应用型本科培养的人能动手、实践能力强、掌握理论知识;应用型本科的毕业生契合工作岗位需要,用得上,干得好;应用型人才是管理、技术一线的各类实用性人才,培养时要特别注重实践动手能力。在理论上,对应用型本科概念中与人才培养密切关联的词汇进行提炼,得到的关键词有:将抽象的理论符号转换成具体操作”“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应用”“实践等。综上所述,将许多散乱的具体个别安排到一个统一的分析结构,得到了应用型本科的理想类型。

 比较职业本科和应用型本科两种教育理想类型发现,两者十分相似。进一步分维度研究发现:

从人才培养目标来看,职业本科培养高层次技术人才,应用型本科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

从工作内容来看,职业本科培养的学生掌握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具有较强的操作技能、高级技术以及创新素质;应用型本科培养的学生所从事的工作是将抽象的理论符号转换成具体的操作构思或产品,其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

从就业面向来看,职业本科培养的学生面向基层,应用型本科培养的学生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

显然,这一细致的分析进一步确定并强化了两者相似的观点,即两种教育类型高度相似,甚至重叠。综上所述,把职业本科和应用型本科归为同一类事物的结论是可信的、理由是充分的。

二、实践逻辑与分类缘由

尽管理论上职业本科和应用型本科可归为同一类,但现实中宜将两者进行分类发展和管理。因为在实践中将两者视作同一类,还是分类发展,不仅要遵循学理逻辑、教育逻辑,更要适应政治逻辑、社会逻辑。一定程度上看,发展教育要以服务于现实的政治与社会需要、有利于教育实践为首要原则,而不能单纯以学理来作为指引。职业本科和应用型本科要分类发展和管理有如下现实原因:

一是教育管理体制的原因。我国应用型本科多数是2000年前后新建的地方本科高校。从设立之初就一直归属教育部高等教育业务部门管理;而2019年第一批独立设置的职业本科从设立之初就明确由教育部职业教育业务部门管理。我国素来有师出有名”“名正言顺,名不正言不顺的文化传统,如此,要尊重历史,把上述两者作为两类教育。更需要正视的是,两类教育在不同业务部门管理下已形成办学惯性和路径依赖,按同一类教育来管理需要配套成熟的条件,目前条件还不太成熟。

 二是利益与观念方面的原因。如果说地方本科向应用型本科的转型是一场观念重塑和利益调整活动,那么,在实践上把职业本科和应用型本科区分为两类教育还是归为同一类教育来管理和发展,也是一场观念和利益的重构行为。当前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本科转型之路还面临诸多困难。如果说现实中把应用型本科在政策上硬性与职业本科划上等号,无疑是在原有转型发展的基础上加码,会增加改革压力和难度,搅动原有的利益格局,这可能带来强烈反弹,影响应用型本科的发展。在观念认识方面也存在障碍。如此,把应用型本科和职业本科作为两类教育来发展是次优选择。

三是社会与文化方面的原因。如果说应用型本科在社会上是处于中性评价(不好也不坏)的话,那么职业本科并没有获得较高的社会评价。主要承担培养科学人才任务的普通教育显然受到更多青睐,而主要承担培养技术人才任务的职业教育则地位不高。这一情况不仅在我国存在,在其他国家也是如此。这既有劳心者治人,劳力者受治于人等文化因素的影响,也有不同教育类型对个人的回报率、不同类型教育对社会分层的影响等现实因素制约。为此,脱胎于普通教育的应用型本科宜作为一类教育,先天列为职业教育的职业本科宜作为另一类教育,而不宜将理论上两者相同这一观点照搬并用于实践。

从理想类型视角看,职业本科和应用型本科在人才培养目标方面并无本质区别,两者可视为同一类教育;但从国情出发,对两者在实践中宜分类管理、分类发展。这可能是摆脱两者目前纠缠不清、争论不断局面的有效途径,也是化解认识分歧、指导实践发展的务实道路。

 

作者:刘星 黎旋 方泽强

来源:节选自《职业技术教育》,原文标题为:职业本科和应用型本科发展:困境与出路

上一条:湖南工程学院:应用型本科院校产教融合的实现路径
下一条:袁振国:创新学术建制 促进一流学科建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