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栏目

理论热点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教研究 > 理论热点 > 正文

成洪波:地方理工类高校新工科建设:价值审视与实施路径

发布日期:2019-09-10    作者:     来源: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点击:

摘要:新工科建设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推动下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中国方案”。只有将新工科内涵嵌入区域需求和高校现实情境,探索新工科具体型态,才能切实深化新工科建设。地方理工类高校新工科建设,应确立服务区域产业创新发展、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能力、构建大学发展新模式和打造高水平区域创新体系等目标价值。东莞理工学院通过“7强化+7着力”的实践,探索了产学融合创新的地方高校新工科建设模式。

关键词:地方理工类高校;新工科建设;产学融合创新

新工科建设是科技革命、产业变革和新经济蓬勃发展对高校提出的新要求,更是中国由高等工程教育大国迈向高等工程教育强国的必然要求。两年以来,在教育部强有力的推动下,新工科理论研究和实践扎实推进,新工科建设在专业、项目、高校和资源等方面进行了重点布局,取得了显著的阶段性成效。[1]但是,由于科技变革加速和社会需求变迁加快,新工科建设也面临诸多挑战。在未来推进新工科建设过程中,如何处理好政府主管部门顶层设计和基层高校探索的关系?如何激发不同类型高校在新工科建设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如何构建不同类型高校新工科具体型态等等。这些问题亟需进行研究和解决。

一、地方理工类高校新工科建设的价值审视

新工科自提出以来,国内有较多的专家学者对新工科的内涵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探讨,提出了诸多富有启发性的观点,如吴爱华等(2017) [2]提出的由新理念、新结构、新模式、新质量和新体系组成的新工科内涵的“五新”,具有较高的认同度和代表性;叶民等(2017) [3]认为新工科的提出,不是简单的概念创新,不是对旧有问题的同义反复, “新工科”之新,应该是“面向未来、切实可行的落实路径和创新举措”;顾佩华(2017) [4]认为应基于整个新工程学的视角理解新工科的内涵,新工科教育本质是一种面向未来、面向社会经济发展、面向世界的全新的工科教育体系和范式;李伯聪(2017) [5]指出,新型工程教育是一个深刻改革、范式转变、新体系构建的过程,涉及新工程教育微观、中观和宏观层次的整体变革。上述对新工科内涵的探讨更多是一种整体层面上的描述,虽提供了一种理解新工科的认识框架,但对其具体的内涵仍难以作出明确的回答。[6]

新工科建设既需要在宏观层面提供一种具有普适性的认识框架,同时更要注重新工科建设的情境性,只有在区域需求和高校情境中探索新工科具体型态,才能切实推进新工科建设的纵深拓展。

(一)服务区域产业创新发展。

产业竞争力是国家竞争优势形成的基础。新一轮工业革命的加速发展,对高等工程教育改革提出了更多、更新、更高的要求。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和社会经济发展紧密耦合,产业变革的加速推进亟需地方理工类高校提升服务区域产业创新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与传统的研究型大学主要通过培养高端的学术型人才、从事前沿性的基础研究相比,地方理工类高校在办学过程中,需要集聚资源、开放办学,推进产教深度融合,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工程科技人才,产出适应产业发展需求的高质量应用性科技成果。

因此,地方理工类高校在推进新工科建设过程中,应坚持扎根地方,改变传统高校办学过程中所遵循的学科逻辑,切实以区域产业需求为导向,密切跟踪区域产业需求变化,革新办学理念、改进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体制机制,将服务、支撑乃至引领区域产业创新发展作为新工科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全面提升学校人才培养能力。

“强国崛起必需一流人才,一流人才培养必需一流高等教育”,这是强国崛起与高等教育创新的逻辑前提。[1]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办好我国高校,办出世界一流大学,必须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并以此来带动高校其他工作”。培养一流的人才需要高校拥有一流的人才培养能力。

全面提升工程科技人才培养能力是新工科建设的核心要义。而新工科建设又是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能力的必由路径。地方理工类高校作为新工科建设的重要力量,亟需以新工科建设为契机,全面提升培养高素质工程科技人才的能力。一是凝练和深化人才培养理念,形成适应产业创新发展的新型工程科技人才观;二是全面研判区域社会经济和产业发展对人才的新要求,确立当前及未来工程科技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与标准,构建工程科技面向产业需求的“产业需求—培养目标—培养标准—培养过程—成效评价—质量改进”新体系;三是深化工程科技人才体制机制改革[7],大力推进和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切实提升人才培养能力,并以此来带动学校其他工作的改革创新。

(三)构建大学发展新模式。

当前我国全面推进的新工科改革,实质是有别于西方国家工程教育改革的一种新范式。近年来,高等教育创新已成为一个全球趋势,有很多新建大学通过创新大学发展模式在短时间内发展成为世界高水平大学。[1]新工科中的“新”实质代表了一种价值取向,对大学改革发展而言,其意义在于引导和激励高校大力推进改革创新,通过新工科建设,探索大学发展的新模式,在新一轮高等教育版图和格局调整中占据先发优势,力争脱颖而出。

2016年4月,教育部在发布《新型大学新成就——百所新建院校合格评估绩效报告》中,正式以官方的形式提出了“新型大学”这一概念。与传统高校相比,新建本科院校是一种大学发展的新模式,在管理体制、结构形态、运行形态、师资结构形态和教学形态等方面均具有自身的特殊性。[8]教育改革领域“跑得最快、声音最响、动静最大、影响最深远的”,往往是工程教育。[9]在每次以工业革命为引领的社会深刻变革中,总是理工类高校率先改革,并引领高等教育的整体变革。随着新工科建设的全面推进,加之国家和省域“双一流建设”等多重因素叠加,国内高等教育格局及版图将面临重大调整,区域高等教育竞争日趋激烈,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将产生更多新的大学发展模式。地方理工类高校应牢牢把握住新工科建设的历史性机遇,更为重视产业创新发展的需求导向,创新办学理念、重构人才培养目标、完善与优化学科专业结构、革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打造中国大学发展的新模式,为区域乃至全国高等教育改革创新探路。

(四)打造高水平区域创新体系。

构建区域高水平创新体系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的关键目标。我国从1999年以来,国家及区域创新系统成为创新的主导范式。大学尤其是高水平理工类大学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结合点,成为创新的关键主体,在区域创新系统构建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10]

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地方理工类高校由于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耦合更为紧密,成为区域创新体系构建的主力军。地方理工类高校应不断提升办学水平和质量,为区域产业创新发展提供高素质工程科技人才、高质量科研成果,并提升全面服务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能力。从学科发展视角而言,新工科的内涵实质是一种新的“工科形态”。主要包括两类,一是依据新经济和新工业革命要求,新建一些“新工科”专业;二是把原有的传统工科专业按照“新”要求转型升级为“新工科”。[11]学科作为大学的细胞,是构建大学组织的基本材料,其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大学的质量。与传统学科发展相比,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学科的发展更强调产业需求逻辑、跨界融合。地方理工类高校应借力政府支持、机制灵活等有利因素,突破传统学科建设逻辑,以区域产业需求为导向,紧密对接区域重点优势产业集群,大力调整和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打造高水平创新型学科集群,提升学科服务支撑及引领区域产业创新发展需求的能力,成为区域高水平创新体系的主力军。

二、地方理工类高校新工科建设的模式探索

作为地方理工类高校,东莞理工学院始终坚持改革创新,在工程教育改革方面进行了系列探索与实践,初步形成了“产学融合创新”的新工科建设模式(见图1)。

1东莞理工学院“7强化+7着力产学融合创新新工科建设模式

(一)强化需求导向,着力解决产业创新发展关键问题。

服务区域产业创新发展需求是地方理工类高校新工科建设的鲜明导向。2013年以来,广东省在全国率先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动制造业绿色化、智能化和服务化,全面推进产业创新发展。东莞市全力通过统筹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构筑产业体系新支柱,培育世界级制造业集群,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中心。2019年2月,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打造“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和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战略定位。外部环境的深刻变革为湾区地方理工类高校的改革创新发展提出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东莞理工学院位处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核心节点,粤港澳大湾区的国家布局,中国散裂中子源、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等为代表的大科学装置平台,华为等代表的一批高科技企业及先进制造业集群为学校提供了“大湾区、大平台、大产业”的独特优势。学校以区域产业创新发展需求为导向,通过全面调研,深入分析区域产业尤其是制造业转型升级发展需求,动态跟踪产业前沿,掌握来自产业和市场一线最新信息,始终遵循现代产业发展需求逻辑,聚焦解决产业创新发展关键问题、行业企业共性技术问题,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学校凝聚各方共识,以“支撑引领制造业创新发展”为办学使命,确立“以卓越的创新教育与实践造福社会”的价值追求,以“守正出新、登高致远”为核心战略思想,树立“知行合一、立德树人、追求卓越、创新实干”的人才培养理念,为新工科建设与改革提供了持续而强劲的内生动力。同时,以湾区制造业需求为牵引,构建“产业链—教育链—创新链”相互融合的“融创”机制,全面推进学科专业、课程、师资队伍、体制机制等方面的改革创新,着力提升解决区域产业创新发展关键问题的能力。

(二)强化整体推进,着力加快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

建设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学是地方理工类高校新工科建设的核心目标。广东自2015年起,相继颁布了《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创新驱动发展先行省的意见》和《关于加强工科大学和理工类学科建设服务创新发展的意见》(粤发[2016]1号)等文件,在全国率先推进和实施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战略,着力打造7所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切实提高广东整体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改变高等工程教育实力与广东经济发展不相匹配状态。

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就内涵而言,可以在分别对“新型”、“高水平”和“理工科”三个核心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来理解。所谓“新型”,是指通过政府大力重点投入,在建设理念和路径上区别于传统意义上的老牌大学和一般新建本科高校;“高水平”主要体现在更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更高水平的应用技术研究、更高精度的产业科技创新服务和更高效能的内部管理运行等方面;“理工科”则是一个学科分类上的概念,强调理工科专业集聚度较高、对产业需求敏感、应用科技开发能力较强、产学研用融合程度深等。[12]

学校以入选广东省首批高水平理工大学建设单位为契机,深入落实和贯彻新工科建设理念,强化顶层设计,组织编制《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规划(2015—2020年)》等统领学校改革发展的政策文本,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扣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能力这个关键点,在内部治理、人才培养、人事管理、科研体制和资源配置等机制方面大力推进改革,全面夯实“工科优势突出、应用特色鲜明、服务成效显著”三大关键内涵。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重大战略的深入推进,学校将建设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学示范校作为学校推进新工科建设的核心目标,进一步加大改革创新力度。2018年以来,先后制定《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战略构想(2018—2035年)》《争创一流本科教育2025行动计划》《东莞理工学院综合改革方案》等,进一步明晰学校应用研究型定位,强化以新工科建设与发展为突破口和资源配置依据,着力打造“一流的人才培养体系”“一流的教师队伍发展生态体系”“一流的科技成果全链转化体系”和“一流的智慧教育服务管理体系”,全面支撑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

(三)强化重点突破,着力提升现代产业学院水平。

新工科的成功实施,亟需重新设计一个能集成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管理制度体系和保障体系立体的、全面的、全新的平台。[13]为打破传统遵循学科逻辑的二级学院建制模式桎梏,切实贴近和适应区域产业需求,全面推进新工科建设,迫切需要新型组织建制模式。实践证明,现代产业学院已经成为地方理工类高校推进新工科建设的有效载体。

学校自2011年起,将现代产业学院建设作为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突破口,已建成华为信息与网络技术学院、粤港机器人学院等7个现代产业学院,通过企业资源三导入、专业建设五共同、实践教学四层次、学生发展三方向,成功探索了“三五四三”产教协同育人模式。通过企业先进技术体系、先进生产设备、先进培育模式的导入,校企共同规划专业发展、共同开发项目化课程、共同组建教学科研团队、共同搭建实践教学平台、共同创办技术创新机构,夯实基础实验、实训提高、课外创新和工程应用,学生获得技术服务、技术管理、技术研发等多样化发展。

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有力破解了地方高校新工科人才培养供给与产业需求脱节的矛盾,实现了学校办学零距离与产业技术创新互动,使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实践教学改革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学生按照工程逻辑获得多元化学习体验,“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建设能够扎实生根,是学校人才培养链与地方产业链深度对接的关键纽带,成为学校全面深化改革的有力抓手。

(四)强化学科支撑,着力打造特色学科专业集群。

新型新兴学科专业集群是地方理工类高校新工科建设的基本支撑。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加速推进,学科专业发展由分割独立转向跨界交叉融合成为新工科建设的基本要求。

学校紧密对接区域先进制造业集群,通过打造龙头学科、培育新兴学科和发展特色学科等方式,构建了由智能制造、绿色低碳和创新服务等为核心的三大学科集群,重点推进“东莞理工学院—西门子智能制造创新中心”“3D打印与智能制造研究院”“中子散射技术工程研究中心”“环境生态工程技术研发中心”等11个重大科技创新与学科交叉融合平台建设,组织“工业4.0行业应用解决方案”“面向3C行业的轻量级专用机器人及其控制系统”“金属材料增材制造装备”“工业控制网络安全”等一批产业核心技术攻关,开展“多物理谱仪”“非结构化环境下智能机器人应用技术”“地表水体水生态修复技术”等科技产业前沿项目研究,带动学科交叉融合,初步形成了支撑引领区域产业创新发展的新工科建设生态。

(五)强化师资基础,着力建设“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

“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建设是地方理工类高校新工科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新工科建设需要教学理念、课程体系、教学内容、过程质量等方面的综合推进,而这些最终取决于师资队伍水平。

学校始终坚持人才强校战略,建立人才引进快速决策机制,按照“新工科—产业”矩阵分层分类设计了人才引进和培育计划、学科领军和骨干人才的校内外“引育”计划、产业精英人才与创新创业团队和校长特聘人才“引育”计划;建立人才特区—科技创新研究院,进驻东莞松山湖大学创新城,紧紧围绕智能制造领域新型学科专业群和重大项目、重大平台建设,创新人才聚集机制,面向国内外多渠道多方式引进既具有国际前沿核心技术、又具备产业背景的复合型人才和团队,引导人才直接服务行业、企业,集聚支撑引领产业发展的核心战略资源;加强人才引育国际化,在加拿大温哥华设立东莞理工学院—溢思得瑞海外创新中心,在美国达拉斯设置海外高层次人才工作站;突出能力导向,强调对产业技术升级的实际贡献,不断健全学校青年教学科研人才选聘和储备机制,初步构建了由师德师风长效机制、全过程培养培训体系、教育教学能力提升计划、人性化服务保障建设等构成的“四位一体”高素质教师队伍发展生态体系。

(六)强化评估考核,着力实施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改革。

教学质量评价改革是地方理工类高校新工科建设的关键抓手。新工科建设背景下,教学质量的内涵是什么、如何评价教学质量等问题就成为深化工程教育教学质量改革的关键性问题之一。其中尤为关键的是要推进评价标准创新,应改变传统的以论文发表、奖项级别、纵向课题经费等为核心指标的考核评价方式,以服务区域重大战略需求、产业创新发展等为导向,以专利申请、成果转化、技术服务、横向经费等为关键指标,建立以“贡献度、满意度、认可度”为主要衡量标准的新评价体系。[6]

学校高度重视教学质量评价改革,着力推进以服务支撑产业为导向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改革。在科研管理上,为了提升服务支撑引领区域产业发展的使命要求,学校逐步改变传统的单纯以SCI论文、ESI排名等为核心指标的考核标准,更为重视发明专利、服务企业技术创新的横向课题经费、科技成果转化等关键指标在评价中的权重;[14]教学工作评价中,在审核评估强调的适应度、保障度、有效度、满意度基础上,构建了以二级学院教学质量指数(TQI)和教师课程教学质量系数(CQI)的“两数”为核心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坚持过程与结果相统一、定量与定性相结合,有力促进了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推进了新工科建设的有序、高质量开展。

(七)强化机制保障,着力做实政产学研用合作。

政府主导、多主体协同的政产学研用合作机制是地方理工类高校新工科建设的有力保障。政产学研用合作,是指生产、学习、科学研究、实践运用等环节或过程中多元主体的系统合作。“用”即应用与用户,是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15]新工科建设需要政府、高校、企业、科研院所、行业等多元主体的共同参与,相互支撑,主动适应外部需求变化,共同应对和处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问题和共性问题,构建科学高效的协同机制,打造工程教育改革的价值共同体。

学校坚持面向社会、开放合作,构建了具有“莞工特色”的政产学研用多主体参与的协同机制,有力保障了新工科建设的顺利开展。一是资源投入协同机制。在资源投入上,利用“三级办学、两级管理”办学体制的灵活性优势,在办学资金投入上,形成了由省市投入为主、学校自筹、企业及校友捐助等为辅的多元资金来源结构。二是人才培养协同机制。创建由政府、高校、企业、行业等多元主体参与的专业建设委员会、教学指导委员会,在学科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设置、教学方式、教学质量评价等方面,强化产业需求导向,加强学校与其他主体合作,整合学校外部和内部优质教育资源,推进产学深度融合创新,培养高素质工程科技人才。三是科技创新协同机制。充分利用区域优质创新资源集聚优势,依托学校优势学科专业,聚焦区域产业创新发展中的关键问题、共性问题,加强和政府、龙头企业、高水平科研机构等合作,创建了以东莞理工学院散裂中子源多物理谱仪、生态环境工程技术研发中心、激光先进智能制造工程技术中心等为代表的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大力推进科技协同创新,为区域产业创新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四是综合评价机制。首先要推进以政产学研用合作为目标的学校内部考核机制。以破除“五唯”为契机,以实际贡献为导向,改变单纯的以统计论文多少等为主的评价方式,具体的考核方式依据合作项目的产业而有所区别。如学校教师参与政产学研用合作的,计入年度考核工作量等;另外要构建和完善政产学研用合作成效的外部评价机制。改变单纯由政府组织“验收”的传统方式,积极推进由具有相应资质的第三方机构对政产学研用合作效果的评价。尤其充分发挥“用户”在评价中的权重和作用,将产品或科技服务“用户”需求的满足程度纳入考核指标之中,提升政产学研用合作效能。

三、地方理工类高校全面推进新工科建设的进一步思考

新工科建设在取得明显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专业建设与改革力度还不够、教师参与新工科建设动力还不足、产教协同机制还不完善等亟待解决的问题,亟需进一步开拓创新,深入探索更加科学合理的新工科建设之路。

(一)以新工科建设引领学校综合改革创新。

新工科建设作为高校改革创新的“催化剂”,必将推动我国高等教育深层次的变革。[1]对于地方理工类高校而言,新工科建设为高校改革发展、实现办学新突破、形成大学新模式等提供了新机遇和新契机。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构建新工科建设价值共同体。紧紧围绕区域产业创新发展和高等教育变革趋势,深刻把握新工科建设的目标内涵和功能定位,形成地方政府及其机构的行政链、产业和组织化公司的生产链及研究和学术制度组成的科技链的耦合协同机制和价值共识[14],构建互利共赢的新工科建设价值共同体。

二是把新工科建设作为打造一流本科教育的关键一招,围绕立德树人根本目标,根据学生“学什么、怎么学、学的怎样”配置资源,以人事体制机制改革为突破口,以改造升级传统专业、建设新型新兴专业为抓手,以现代产业学院内涵建设为载体,以新工科专业优质课程和教材建设为核心,以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改革为保障,以实验教学改革为支撑,全面深化人才培养体制机制综合改革,着力推进新工科“学科-专业-课程”一体化建设,打造新工科良好生态。

三是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优化与完善适应新工科建设的体制机制。新工科建设是基于新产业、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的快速发展,从理念、模式、结构、体系、质量等多方面进行的全面改革。高校应树立理性思维、综合性思维和复杂思维,协同推进学科专业布局调整的决策机制、人才引育和人事管理体制、绩效考核机制、教学运行与管理机制等综合改革,破除管理体制机制的突出瓶颈,推进治理现代化进程,为新工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二)持续推进新工科建设组织创新。

推动大学组织变革,是大学改革理念的组织化、体制化的重要载体和依托,需要高校大力进行革新和深入探索。[1]

一是对接区域现代产业体系布局,打造新型工科学院。地方理工类高校应紧密对接区域优势重点产业,在优化调整学科专业结构,整合区域优质创新资源,在传统二级学院之外,建设一批面向产业技术创新需求的新型工科学院。以新工科建设的新理念、新标准、新模式、新方法推进人才培养机制改革,对标国际一流的工程教育质量标准,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二是全面加强新工科现代产业学院内涵建设。现代产业学院以培养高素质工程科技人才为目标、以产业技术创新为牵引、以创新资源集聚为支撑,与龙头骨干企业等多元主体共建共管共治,是集人才培养、科技研发、社会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新型办学组织。要通过组织决策机制、合作项目优选机制、技术导入机制、协同创新机制、共担共赢机制创新,全面推进治理体系建设与改革;大力推进课程体系建设与教学内容改革,着力建设跨学科交叉课程、项目驱动课程、问题导向课程;强化师资队伍建设与育人能力提升,打造“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推动学生学习管理与评价机制改革,探索“能力增值评价”模式。

(三)全面激发和推动多主体深度参与新工科建设与改革。

新工科建设“复旦共识”指出,打造共商、共建、共享的工程教育责任共同体,需要政府部门大力支持和社会力量积极参与。随着新工科建设的全面深入推进,如何进一步激发和推动多元主体参与新工科建设,构建政府搭台、高校为主体、企业深度参与的新工科建设长效机制是当前改革发展的重点内容。

从内部来看,要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在新工科建设过程中的作用。教师和学生作为新工科建设任务的具体承担者和直接受益者,理应在新工科建设中扮演关键角色。要激励教师针对所授课程进行微观意义上的改革,尤其在追踪产业技术前沿方面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在优化课程体系上进行渐进式改革,使得一线教师成为新工科建设的主导者、掌控者和主力军。要构建科学高效的参与机制,推动学生全方位参与新工科专业设置、培养目标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实施、课程体系构建、课堂教学方式改革及教育教学质量评价等,充分发挥学生在新工科建设中的推进作用。[16]

从外部看来,应进一步推动企业积极参与新工科建设。要跨越高校、企业、政府之间的组织边界,切实寻求不同主体共同利益的兴奋点,构建协同创新的分工合作模式,尤其是激励和引导企业把行业技术标准及技术创新目标导入人才培养的全流程,在课程目标和教学评价标准的制定、教师工程能力培养提升方案制定、教学环节嵌入业界标准等方面发挥行业企业工程师、高级管理人员的指导、咨询、决策等作用。与此同时,地方政府要出台鼓励企业参与高校新工科建设的金融支持、税收优惠等专项政策,把企业技术改造升级与高校专业改造升级在政策上结合起来,切实打通“最后一公里”,真正把人才培养链和产业链、创新链结合起来,形成新工科建设的社会合力。

参考文献

[1]吴爱华,杨秋波,郝杰.以“新工科”建设引领高等教育创新变革[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9 (1) :1-7+61.

[2]吴爱华,等.加快发展和建设新工科主动适应和引领新经济[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 (1) :6-8.

[3]叶民,钱辉.新业态之新与新工科之新[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 (4) :5-9.

[4]顾佩华.新工科与新范式:概念、框架和实施路径[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 (6) :1-3.

[5]李伯聪.新工程教育之器和新工程教育之道合一的新型工程教育——工程教育哲学笔记之二[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7 (6) :39-46.

[6]郑文.广东特色新工科:背景、内涵与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8 (4) :25-28.

[7]黄彬.面向粤港澳大湾区制造业需求培养高素质工程科技人才[J].现代教育论丛,2019 (2) :14-17.

[8]柳友荣,廖文秋.新型大学:“型”在何处[J].重庆高教研究,2017 (7) :17-29.

[9]吴岩.新工科:高等工程教育的未来——对高等教育未来的战略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8 (6) :1-3.

[10]成洪波.粤港澳大湾区“产学融创”:内涵实质、需求背景与路径探索[J].中国高教研究, 2018 (10) :36-37.

[11]王义遒.新工科建设的文化视角[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8 (1):16-23.

[12]黄彬,姚宇华,曾华.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关键评价指标研究[J].中国高校科技,2018 (8) :62-64.

[13]叶民,孔寒冰,许星.新工科实践路径探讨:基于扎根理论的CDIO转换平台建构[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8 (4) :11-17.

[14]成洪波.加快建设支撑引领产业发展的高水平理工科大学[J].中国高等教育,2017 (23) :31-33.

[15]黄彬,周梓荣.应用型大学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6 (3) :16-20.

[16]林健,彭林, BRENT JESIEK.普渡大学本科工程教育改革实践及对新工科建设的启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9 (1) :15-25.

(选自《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9年第4期:26-32页)

上一条:侯佛钢等:应用型高校教师专业实践能力提升的制度困境及其变革逻辑
下一条:瞿振元:知识生产视角下的学科建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