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推动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大背景
这首先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当前,一方面全球面临着资源消耗过快、自然生态恶化、气候变化加剧的挑战,要求改变传统的发展方式;另一方面新的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正在到来,推动着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不断涌现的新产业新业态要求新人才、新能力。据国际机构预测,未来15年全球将有20亿工作岗位发生变化,还有8亿青年不具备当代必备的工作技能,中国高校特别是很多地方本科高校也面临着毕业生就业困难问题,原因在于学科专业和学生能力结构与社会需求存在错位,而新岗位、新技术、新技能产生于产业一线,培养新的应用型人才必须创新高等教育模式,走产教融合之路,才能让受教育者获得体面工作的能力,这也是2015年联大通过的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内容。
第二是实现伟大“中国梦”的需要。当前,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正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大数据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国家重大计划,还要“推进一带一路”行动,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让老百姓过上更美好的生活,向着基本实现国家现代化和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迈进,对人才的需求最迫切,不仅需要大批创新型人才,更需要大量的应用型人才,需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第三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进入新阶段的需要。截至去年,中国高等教育在学规模达到3699万人,毛入学率达到42.7%,高考的录取率达到80%左右,人民群众受高等教育机会得到很大提升,不少大学在世界上排名不断提升,成就显著,但问题也不少,严峻挑战。中国共有普通高校近2596所,其中本科层次1237所,一半多是2000年以后新设立,囿于传统观念、办学基础、办学条件和师资结构,很多学校还在试图大量培养一般的学术型人才,质量不高,办学同质化倾向明显,毕业生就业难和生产服务一线急需的应用型人才短缺并存。今后一个时期高等教育学龄人口还将稳步下降,而人民群众选择高校的范围日益已从国内扩展到全球,每年仅到美国留学的人数就超过30万人,高校生源竞争将不断加剧,没有更高质量的教育,不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需要,一些高校必将面临困难。
二、中国推动高校转型发展的基本方式
转型发展是一项以推动产教整合、校企合作为核心内容的系统性改革。我国政府从三个方面推动这项改革:
一是以政策推动改革。政府部门发出指导意见,明确建立分类设置、分类管理、分类拨款、分类评估的管理体系,落实并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推进招生考试制度的改革,建立促进校企合作的制度环境等引导高校向应用型发展;比如在国家层面新的高校设置办法中就明确分研究型、应用型和技能型三类设置,并要求多数本科层次高校要确立应用型的办学类型定位;要求高校建立以校企合作治理为特点的内部治理结构,主动让行业、企业全方位全过程参与学校管理、学科专业建设、课程开发、人才培养和绩效评价。按照产业发展的需要重组人才培养结构和流程,围绕产业链、创新链调整专业设置。教学内容要紧密跟踪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新技术的发展,要更贴近实际需求,教学方式要改变仅靠课堂灌输的方式,转向实践教学, 增加实习实训环节,师资队伍要更多地吸纳有产业经验的人才,建立学科教学与技术技能教学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等等;将先进产业技术的转移、应用、积累和创新的要求贯穿到人才培养、科技创新与服务等各个层面,实现人才培养结构和培养方式的全面优化。
二是以地方试点带动全局。中国高等教育实行的是国家和省两级管理、以省为主的管理体制,推动地方高校转型的关键在省级政府,因此我们充分发挥省级政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推动各地组织高校开展试点。目前,已有近30个省份200多所高校开展了转型改革试点,不少地方出台了本地分类设置、分类拨款、分类评估的管理办法,很多学校的改革探索已初见成效,多地开花、各具特色,涌现了不少转型发展的好经验、好做法。
三是以项目建设拉动改革。2020年前中央政府将投资100亿元在全国范围内支持100所应用型高校建设,平均每校支持额度为1亿元,支持项目学校的实习实验实训、平台和基地建设。这是中央政府对地方高校资金支持力度很大的一个项目,重点支持在转型改革中积极探索、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的高校,旨在鼓励转型改革走在前面的高校,刺激仍在犹豫不前的高校。
四是以服务促改革。产业界对社会和市场需求的变化感觉最直接、反应最快捷,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应用新技术、发展新业态最积极,技术设备最先进, 更新最及时。培养社会急需的应用人才只能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方式来培养。这就需要政府搭建平台,牵线搭桥做好服务,推动高校与行业领军企业深度合作培养人才,如政府支持近200所高校成立了应用技术大学(学院)发展联盟,作为改革创新、协作交流、学术研究和校企合作的平台。支持每年在驻马店举办的产教融合国际论坛,2017年有8家企业和20余所高校签署合作协议。中国通讯业的领军企业中兴通讯与88所高校共建了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企业出技术、出设备、出教师,与学校共同开发教育,实现了高校、企业和区域的融合发展。
三、转型改革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总的来看,这项改革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极大增强,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办学模式在广泛推行。但转型发展是高等教育结构的重大调整,是发展理念、制度体系、人才培养模式等全方位、系统性的转变和改革。仍面临着配套政策体系尚不完善、学校基础能力薄弱、教师队伍不适应等问题和困难。下一步将会几个方面推进:
一是进一步加大政策推进力度。加快建立高校分类设置、分类拨款、分类评估、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体系。在财税用地、金融支持等方面进一步完善产教融合政策,为包括应用型高校在内的各级各类教育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创造更加有利的制度环境。
二是同步推进项目建设和转型改革。努力建成一批对区域发展和产业振兴有较强支撑能力的中国特色高水平应用型高校。以示范引领带动全国的应用型高校建设。
三是进一步推动产教融合发展。面向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重大战略,进一步丰富校企合作平台,做好服务,推动国内外优秀企业与应用型高校开展深度合作,提升服务区域产业发展能力。
四是加强国际合作交流。学习借鉴一切国际先进经验,引进吸收优质应用技术教育资源。
当今世界人类面临着许多共同的挑战,经济全球化和产业革命的到来要求各国之间加强合作交流,共同探索培养适应未来发展的人才。法国有着悠久的高等教育历史和一批包括应用型高校在内的高水平大学,我们愿与法方进一步加强交流合作,相互学习、相互借鉴,携手合作,共同发展好应用型技术大学,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培养一大批更优秀的应用型人才。
(秦昌威,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副司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