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提出,“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这是对“十四五”时期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形成广泛共识和协调行动提出的新的更高要求,是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落实到基层的重要要求,是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环节,是我国教育事业“五育并举”和“三全育人”相结合的实现方式。
2020年,对14亿多中国人来说,是在不懈奋斗中期待已久的年份。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砥砺前行、开拓创新,即将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面对深刻复杂变化的发展环境,就“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上第一个五年规划进行部署,对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作出展望。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就是汇集新部署新展望的重大纲领性文件,为“十四五”时期直至2035年加快教育现代化明确了新的实施步骤。
《建议》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总体方向,明确提出,“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素质,增强学生文明素养、社会责任意识、实践本领,重视青少年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教育”。这是对“十四五”时期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形成广泛共识和协调行动提出的新的更高要求。其中,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在宏观政策导向方面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是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落实到基层的重要要求
“国势之强由于人,人材之成出于学。”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全面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重视完善立德树人体制机制,全面加强各级各类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推进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和治理体系建设,加快补齐教育短板,教育事业中国特色更加鲜明,教育现代化加速推进,人民群众在教育方面的获得感明显增强,我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加快提升,教育事业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教育面貌正在发生格局性变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明确要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从而对新时代我国教育的培养目标、途径作出新的定位,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在教育方针领域的最新成果。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相继进入党的代表大会和中央全会的部署,成为党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的重要依据,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了基本遵循。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前征求社会各界意见时,习近平总书记又围绕“十四五”时期的教育工作重点,对“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在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新征程中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提出重要的要求。
相应地,《建议》提出“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其主要目的,就是从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局出发,在“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上凝聚更大共识,在完善立德树人体制机制上探索更好方式,在学校、家庭、社区和社会各方面汇集更大合力,为把一代代青少年培养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梦之队”,共同营造健康成长环境和良好文明风尚。
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是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环节
民族永续发展,必有文化薪火相传。数千年来形成的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锻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根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都需要世世代代中国人接续奋斗,这样才能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中国教育源远流长,古有“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之释义,亦有“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之民间训诫,很早就注重学校家庭社会共育后代的责任关系,成为维系中华文明绵延不绝的价值理念之一。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愈加融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进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学校家庭社会的相互配合显得格外重要。学校教育特别是在基础教育上的薄弱及缺失,难以靠家庭和社会教育弥补,往往影响人的一生发展;家庭教育失当,易导致孩子品行不良,给学校和社会教育增添难度;社会教育环境欠佳甚至恶化,又可能使家庭和学校教育处于事倍功半境地。
和谐、融洽、稳定的学校家庭社会关系,对优化育人制度建设将发挥“1+1+1>3”的良性倍增效应。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教育、妇联等部门要统筹协调社会资源支持服务家庭教育,全社会要担负起青少年成长成才的责任,并多次强调“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为此,《建议》在部署“十四五”时期“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的主要目标时,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同时,在“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的文化建设部分,确定了“推动形成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思想观念、精神面貌、文明风尚、行为规范”“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等一系列政策要点,这些都需要靠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各方的协调一致行动,更好地付诸实践。
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是我国教育事业“五育并举”和“三全育人”相结合的实现方式
“终身之计,莫如树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和全员全程全方位“三全育人”相互结合、密切衔接。这些充分契合人的身心成长规律和教育发展规律的重要理念,正在成为各级党政部门、教育系统和社会各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高度共识。习近平总书记曾深刻指出,办好教育事业,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都有责任。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帮助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党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围绕重视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作出新的部署,中办、国办印发的《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也就“家庭和社会相衔接的综合劳动、实践育人机制”提出具体措施。
家庭是人发育、成长、生存的首要基地,学校是传承文化、培养人才的主要平台,社会是人谋生发展、相互交往的基本环境。三者纵贯每个人从小到大、到老的一生,构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链环。近年来,在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践中,全国各地的中小学运用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邀请社区和企业顾问等方式,倡导校外各方参与教学和管理,职业技术院校和高等学校重视与学生家庭建立良好沟通联系,推展与行业、企业合作育人机制,进行了多样化探索试验,取得了很多实效和经验。“十四五”时期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正是将党中央决策要求抓紧落到实处的重要实现方式。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切实打牢全体中国人的共同思想基础,需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到国民教育全过程,动员全党全社会都来积极支持和参与健全协同育人机制。
当前,按照推进“五育并举”和“三全育人”相结合的方向,重点是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等各个环节,并且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等各个领域,从而一体推进学科体系、教材体系、教学体系、评价体系、管理体系、督导体系等改革。《建议》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确定的“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的战略部署和“构建覆盖城乡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的要求基础上,进一步提出要在“十四五”时期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素质,增强学生文明素养、社会责任意识、实践本领,重视青少年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教育。这就需要动员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之间相互协调和紧密合作,各方共同搭建协同育人的有效运行机制和资源网络平台,从而以良好的学校环境、家庭氛围、社会风气巩固育人成果,帮助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努力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有用之才、栋梁之材,齐心协力谱写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壮丽篇章。(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秘书长、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原主任 张力)